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硅橡胶咬合记录方法全口(硅橡胶咬合记录方法全口无牙颌)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夏天咬合记录硅橡胶固化较快,来不及操作情况怎么办?
比如我正在用的沪鸽美佳印咬合记录硅橡胶,有两个好办法:1、材料降温
使用前可先开启空调,将材料降温至23±2℃,使用效果更佳。
2、冰箱冷藏
若无空调或空调效果较差,可将材料放在5℃以上的冷藏室储存,使用前提前取出放置,升高到23±2℃后使用。
在制作硅橡胶模具时通孔怎么处理
硅橡胶模具是模具制作中最为快捷简单的方法,一般是用硅橡胶将实物模种进行复模,但选择劣质的硅橡胶(使用硅橡胶原料废弃物)会使得它寿命很短,只能翻模10~30件左右!选择好的模具硅橡胶可以使得模具翻模次数多、不冒油、易脱模,用硅橡胶制作的模具不考虑拔模斜度,不会影响成品尺寸,可以使用整体灌注,固化后再沿预定的分模线进行切割取出模种就可以了。硅橡胶又分为加成型和缩合型两种!
室温硫化硅橡胶它是AB双组份,A组份是硅橡胶,B组份是固化剂。配比时要注意室温、模具的强度和硬度,以此来确定AB组份的重量配比。再室温环境下,A:B=100:2,具体重量是确定模具体积决定总用量(例:取100克硅胶,加入2克固化剂),然后将A、B组份按比例称量准确,置于器皿中搅拌,硅胶与固化剂一定要搅拌均匀,如果没有搅拌均匀,模具会出现固化干燥不均匀的状况而影响硅胶模具的使用寿命及翻模次数,甚至造成模具报废。
硅橡胶模具制方法:
1.抽真空排气泡处理:硅胶与固化剂搅拌均匀后进行抽真空排气泡环节,待真空指示表指到-0.1mPa即可。
2.涂刷操作过程:把排过气泡的硅胶:以涂刷或灌注的方式倒在模种上(在刷模或灌注前在模种上涂抹脱模剂)刷模一定要均匀,30分钟后粘一层沙布或玻璃纤维布来增加模具的强度和拉力,在进行第二次涂刷再粘贴一层纱布或玻璃纤维布,再进行硅胶涂刷,经过这样处理出来的模具具有使用寿命及翻模次数多,使用寿命长,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3. 灌注操作过程:一般的方法是先往模种上喷涂脱模剂,将模种固定好位置,在四周用挡板围起来,然后往挡板中倒入硅橡胶。
硅橡胶的测试标准是什么啊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剪切
1)外观:在明亮环境下,将产品挤成细条状进行目测,产品应为细腻﹑均匀膏状物或粘稠液体,无结块﹑粘度):首先将产品在标准试验条件(标准试验条件:温度(23±2)℃,相对湿度50±5%。)下放置4h以上,然后用孔径为3.00mm的胶嘴在已调到0.3MP的气源压力下进行测定,记录挤出20g产品所用的时间(s)。取3次实验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试验结果应≥7 s/20g3)指干时间:将产品用胶枪在实验板上成细条状,立即开始计时,直至用手指轻触胶条出现不沾手指时,记录从挤出到不沾手所用的时间(10min≤所用时间≤30min)。
4)伸长率: 按GB/T 528 标准规定方法进行,伸长率≥300% 5)剪切强度≥1.3MP 6)硬度:: 按GB/T 531 标准规定方法进行 5) 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仓库内。
6)检验规则 :按厂家出厂批号进行样品抽检,第2章内容全检,有一项不符合检验要求,对该批号产品进行全检,如果仍有不符合第2章2)、3)、4)相关检验要求的,判定该批次为不合格来料.
试述常规全口义齿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1)制取印模:全口义齿制取印模的方法很多,一般采取下列两种方法:一次印模法和两次取模法。
①一次印模法。选择合适的成品托盘,应用适当的印模材料在口内一次取得印模。取上颌印模时病人头部不宜过仰,医生站在病人的右后方,轻轻拉开病人的左侧口角,右手用旋转方式将托盘迅速放人口内,使托盘柄对准面部中线,用左手牵引上唇向上,右手轻压托盘,向上后方向徐徐上压;并完成印模边缘区的肌功能修整,成为功能性印模;然后要保持印模的稳定,待印模材料完全结固后,从口内取出印模。取下颌印模时,医生站在病人右前方,以同法将盛好印模材料的托盘放人病人口内,待印模材料结固后,从口内取出印模。下颌印模的磨牙后区,必须包括磨牙后垫。二次印模法常选用海藻酸盐类弹性印模胶、印模石膏、印模膏、硅橡胶弹性印模材料等。
②二次印模法又名双重印模法,是在病人口内经过两次制取方完成印模的方法。方法为选择合适的成品托盘先取初印模,灌出粗略的石膏模型,在模型上制作个别托盘,以少量流动性好的印模材料衬印,以制作最后的工作印模,称终印模。此法步骤复杂,但易掌握,取得印模准确,临床使用很普遍。操作时注意第二次印模制取时重点是做好肌功能修整。
(2)灌制模型:将印模冲洗于净后,再将调拌好的石膏或人造石灌注模型,要求模型表面清晰准确、无气泡,边缘完整,有适当的厚度和宽度,模型底与牙槽嵴基本平行。
在灌注模型前应先检查印模是否完整光滑、边缘圆钝、无脱模、无气泡、印模材料较均匀而不太薄致透露托盘。
(3)颌位记录
方法和步骤:制作基托,要求基托必须与模型完全贴合,边缘伸展和厚度适度。在制作好的基托上用蜡条制备堤。用平面导板检查。要求前牙区平面应放在上唇下约2mm,并与瞳孔连线平行;后牙区平面与耳屏鼻翼连线平行。下颌堤形成与上颌相同。确定并校对颌位关系,在确定咬合位垂直距离的基础上,确定丘中位反复核实。上下堤咬合广泛接触,然后划出中线、唇高线、唇低线、口角线。用热蜡刀将上下堤的蜡熔合在一起,待蜡冷却后,将上下堤整体自口内取出,把上下颌模型放大基托中使之密合后,即可准备上架。
(4)上架:将上下颌模型转移固定到架上,以便排牙。上架前,应检查架各个部位的位置,并将其调整好固定好,以免误差影响顿位关系。转移颌位关系,确定髁导斜度,确定切道斜度。总之,用架固定并保持上下颌骨间的位置关系,在固定的模型上排列人造牙,可调节牙列咬合关系,使全口义齿获得较大的咀嚼能,能够较好的稳定和固定。
(5)排牙:人工牙的排列,也是决定全口义齿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合适的人工牙,按病人的口腔特点,按一定的排牙原则,恢复咀嚼功能,改善面容,改进发音。人工牙分塑料牙和瓷牙两种。人工牙的选择主要从大小、形态、颜色等方面选择。按美观、功能和组织保健这三个方面排牙。
(6)试戴全口蜡型将排好牙的全口义齿蜡型戴人病人口内,检查正中关系是否有误。检查垂直距离有无过高过低的现象。平衡接触的检查时,在正中关系正确后,再检查前伸和侧向运动的平衡接触。最后检查牙齿的位置、前牙中线是否和面部中线一致,唇舌向及近远中倾斜度,超覆关系是否与面部外形协调,发现问题可在架上修改。
(7)完成全口义齿
①基托的范围:不妨碍周围组织正常的活动情况下,基托边缘尽可能伸展。基托后缘上颌包过上颌结节,从两侧翼颌切迹至后颤动线,以腭小凹为参考标志,下颌盖到磨牙后垫;唇、颊侧伸展至粘膜反折处;舌侧止于口底,让开唇、颊舌系带。
②基托的厚度:基托一般厚约1.5~2mm;边缘厚约2.5~3mm,光滑圆钝。
③磨光面外形:牙颈曲线要求,将人工牙的颈部埋于基托内,牙冠部暴露并雕刻出整齐对称的牙颈曲线和牙龈外形。根部外形是使相当于牙根的部位微微隆起,似牙根埋藏其间。在固位型方面以适应唇、颊、舌的功能活动,利于义齿的固位。在制作全口义齿基托时,若能再现腭皱襞的形态,就更加符合生理要求,利于发音,增加强度。
④义齿蜡型:全口义齿排牙完成后,用蜡固定各牙的位置,然后完成蜡型。
⑤完成塑料基托:基托蜡型完成后,装盒,填塞塑料,聚合处理和研磨,将蜡型更换成塑料。全口义齿装盒采取分装法,将模型包埋固定于下半盒内,将基托和人工牙全部暴露出来,上半盒注入石膏时要徐徐注人,防止在牙间隙藏有气泡。注满石膏后加盖。烫盒、冲蜡、填塞塑胶、聚合处理和出盒磨光等步骤与部分义齿完成相同。堤。用平面导板检查。要求前牙区平面应放在上唇下约2mm,并与瞳孔连线平行;后牙区平面与耳屏鼻翼连线平行。下颌堤形成与上颌相同。确定并校对颌位关系,在确定咬合位垂直距离的基础上,确定丘中位反复核实。上下堤咬合广泛接触,然后划出中线、唇高线、唇低线、口角线。用热蜡刀将上下堤的蜡熔合在一起,待蜡冷却后,将上下堤整体自口内取出,把上下颌模型放大基托中使之密合后,即可准备上架。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硅橡胶咬合记录方法全口(硅橡胶咬合记录方法全口无牙颌)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硅橡胶咬合记录方法全口(硅橡胶咬合记录方法全口无牙颌)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